| 編號 | PRB.0007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名 | 櫟生側耳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名 | Pleurotus dryinus (Pers. : Fr.) Kummer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櫟北風菌、櫟平菰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Lentodiopsis fryina (Pers. : Fr.) Kreisel | 圖 7 櫟生側耳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, 3. 擔子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傘菌目、側耳科、側耳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。菌蓋直徑4-15cm,初期扁平,后平展,中部下凹,表面干燥,灰白色至灰色帶黃色,初期常有淡紫灰色或灰色的細絨毛,邊緣內卷及有菌幕附屬物。菌肉白色,傷處帶黃色,致密。菌褶白色,后變?yōu)榈S色,延生且在柄上交織成網絡狀,稍密。菌柄較粗壯,同蓋色,具細絨毛或棉絮狀毛,側生或近側生,長3-8cm,粗1-2cm。菌環(huán)薄近棉絮狀,易消失。孢子印白色。孢子無色透明,圓柱狀,9-18μm×4.5-5.5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性 | 夏秋季在櫟、榕樹、梧桐、懸鈴木等多種闊葉樹木上單生或叢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福建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 濟 用 途 | 可食用。味道尚佳,是比較好的食用菌之一。另外此菌對樹木導致樹木心材腐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