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口蘑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09-05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0101 圖 例 中文學(xué) 名 苦口蘑 拉丁學(xué)名 richoloma acerbum (Bull. : Fr.) Qul.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 圖 101 苦口蘑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, 3. 擔子 分類地位 傘菌目、白蘑科、口蘑屬 形態(tài)特征 菌體中等至較大。菌蓋直徑7-12cm,較厚,肉質(zhì),扁半球形或稍平展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PRB.0101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苦口蘑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richoloma acerbum (Bull. : Fr.) Quél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 | 圖 101 苦口蘑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, 3. 擔子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傘菌目、白蘑科、口蘑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菌體中等至較大。菌蓋直徑7-12cm,較厚,肉質(zhì),扁半球形或稍平展,淺黃褐、蛋殼色或黃褐色,初期邊緣內(nèi)卷,不粘。菌柄淺黃,內(nèi)部實心,較粗,長3-7cm,粗1.5-3cm,基部膨大,上部有粉狀小顆粒。菌褶窄而密,彎生,淺黃或后期略帶粉紅色。孢子印白色。孢子近球形至卵圓形,光滑,4-6μm×3-3.5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夏秋季在闊葉林或混交林地上成群生長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黑龍江、河北、青海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 用 途 | 味苦辣,有人認為用水浸泡等方法處理后可食用。且味好。但據(jù)記載含有輕微毒素,尤其在半生不熟的情況下中毒。 據(jù)報道苦口蘑試驗抗癌,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70%,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%。本菌又屬闊葉樹的外生菌根菌。另外,形態(tài)特征與香杏麗蘑(Calocybe gabosa)近似,后者屬著名“口蘑”之一種,且為上品,菌蓋帶白色或淡土黃色至淺紅色,菌柄白色稍帶黃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