杯傘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09-05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0174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杯傘 拉丁學(xué)名 Clitocybe infundibuliformis (Schaeff. : Fr.) Qul. 中文別名 漏斗形杯?⒈??同物異名 圖 174 杯傘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 分類地位 傘菌目、白蘑科、杯傘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體小至中等大。菌蓋寬5-10cm,中部下凹至漏斗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PRB.0174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杯傘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Clitocybe infundibuliformis (Schaeff. : Fr.) Quél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漏斗形杯傘、杯蕈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 | 圖 174 杯傘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傘菌目、白蘑科、杯傘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體小至中等大。菌蓋寬5-10cm,中部下凹至漏斗狀。往往幼時中央具小突尖,干燥,薄,淺黃褐色或肉色,微有絲狀柔毛,后變光滑,邊緣平滑波狀。菌肉白色,薄。菌褶白色,稍密,薄,窄,延生,不等長。菌柄圓柱形,長4-7cm,粗0.5-1.2cm,白色或近似菌蓋色,光滑,內(nèi)部松軟,基部膨大且有白色絨毛。孢子印白色。孢子無色,光滑,近卵圓形,5.6-7.5μm×3-4.5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秋季在林中地上或腐枝落葉層或草地上,單生或群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河北、黑龍江、吉林、陜西、山西、甘肅、西藏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等地區(qū)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(jì) 用 途 | 可食用。往往野生量大,便于收集加工。該菌試驗抗癌,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70%,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80%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