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蓋絲膜菌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09-08
 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0496 圖 例 中文學名 黃蓋絲膜菌 拉丁學名 Cortinarius latus (Pers.) Fr. 中文別名 側絲膜菌 同物異名 圖 486 黃蓋絲膜菌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 分類地位 傘菌目、絲膜菌科、絲膜菌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體中等。菌蓋直徑6-10cm,扁半球形,后平展,稍粘,有纖毛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
            PRB.0496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圖 
            例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名 | 
            黃蓋絲膜菌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名 | 
            Cortinarius latus (Pers.) Fr.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
            側絲膜菌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
              | 
            圖 486 黃蓋絲膜菌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
            傘菌目、絲膜菌科、絲膜菌屬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
            子實體中等。菌蓋直徑6-10cm,扁半球形,后平展,稍粘,有纖毛,漸變光滑,淺土黃色,中央色較深。菌肉白色。柄白色,內(nèi)實,纖維質(zhì),圓柱形,基部膨大,長5-7cm,粗1.5-2cm。菌褶密或稍密,凹生,淡色后變土黃色。孢子淡銹色,長方橢圓形,微粗糙,10-13μm×6-7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性 | 
            在云杉中地上大量群生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
            青海、西藏、云南、吉林、新疆等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經(jīng) 
            濟 
            用 
            途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可食用。往往野生量大,便于收集加工。據(jù)資料記載對肉瘤180的抑制率為100%,對艾氏癌的抑制率可達100%。為樹木的外生菌根菌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