陀螺菌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09-12
 
核心提示:編號(hào) PRB.0825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陀螺菌 拉丁學(xué)名 Gomphus clavatus Gray 中文別名 地陀螺、棒狀喇叭菌、釘菇 同物異名 圖 825 陀螺菌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, 3. 擔(dān)子 分類地位 非褶菌目、雞油菌科、陀螺菌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(shí)體中等至較大。菌蓋直徑7-15cm,平展后中部下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(hào) | 
            PRB.0825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圖 
            例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
            陀螺菌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
            Gomphus clavatus Gray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
            地陀螺、棒狀喇叭菌、釘菇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
              | 
            圖 825 陀螺菌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, 3. 擔(dān)子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
            非褶菌目、雞油菌科、陀螺菌屬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
            子實(shí)體中等至較大。菌蓋直徑7-15cm,平展后中部下凹呈漏斗形或喇叭狀,表面深蛋殼色至帶紫褐色,干,光滑或具小鮮片,邊緣薄呈花瓣?duì)睢q蘩,厚,窄,延生,皺褶,交織成網(wǎng)或近似孔,粉灰紫褐色,菌柄較短,長(zhǎng)1-4cm,粗1-3cm,基部有白色絨毛。孢子印帶淺黃色。孢子橢圓形,壁粗糙有皺,13.9-15.3μm×5.2-6.3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
            夏秋季在云杉、冷杉等針葉林地上叢生、群生或單生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
            甘肅、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西藏等。 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經(jīng) 
            濟(jì) 
            用 
            途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可食用,味道好,菌肉厚。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