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編號(hào) | PRB.1110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虎掌刺銀耳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Pseudohydnum gelatinosum (Scop. : Fr.) Karst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虎掌菌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Trmellodon gelationosum (Scop. : Fr.) Pers. | 圖 1110 虎掌刺銀耳 : 1.子實(shí)體, 2.擔(dān)子, 3.孢子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銀耳目、銀耳科、刺銀耳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(shí)體較小,半透明似膠質(zhì),軟、污白色扇形,匙形或掌狀至圓形,具短柄。菌蓋直徑2-6cm,陰濕處多呈污白至乳白色,光多處帶淡褐色,開始有細(xì)毛,后變光滑。菌蓋下密生長(zhǎng)約0.2-0.5cm的小肉剌。菌柄長(zhǎng)約1cm,粗0.5-0.8cm。孢子近球形,無色,遇KOH帶黃色,7.4-8.4μm×4.6-6.4μm。擔(dān)子具4小梗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夏秋季多在比較陰濕針葉樹倒腐木或枯木樁基部生長(zhǎng),往往成群生長(zhǎng)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吉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云南、湖南、貴州、青海、甘肅、西藏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(jì) 用 途 | 可食用。據(jù)報(bào)道。小白鼠試驗(yàn)肉癌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均為90%,有認(rèn)為其味鮮美,可篩選馴化培養(yǎng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