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花耳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10-06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1113 圖 例 中文學名 黃花耳 拉丁學名 Dacryomyces aurantius (Schw.) Farl. 中文別名 膠腦菌 同物異名 圖 1113 黃花耳 : 1.子實體, 2.擔子, 3.孢子。 分類地位 花耳目、花耳科、花耳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體小,往往成一小團,表面有不規(guī)則溝紋和皺褶,似大腦狀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PRB.1113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名 | 黃花耳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名 | Dacryomyces aurantius (Schw.) Farl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膠腦菌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 | 圖 1113 黃花耳 : 1.子實體, 2.擔子, 3.孢子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花耳目、花耳科、花耳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體小,往往成一小團,表面有不規(guī)則溝紋和皺褶,似大腦狀,柔軟膠質(zhì),半透明至透明,鮮橙黃色,直徑 2-3.5 cm,子實層生于表面。擔子分叉,細長,51-76μm×2.5-3μm,帶黃色。孢子黃色,光滑,橢圓形彎曲,橫隔多達10個,再分隔呈磚隔狀,(15)17-20μm×5.4-7.6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性 | 夏秋季多在針葉樹腐木上單個或成群生長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吉林、安徽、廣東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、新疆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 用 途 | 可食用。該菌在云南作為滋補品,與冰糖共煮食味較美。含有胡羅卜素。有時繁殖生長在木耳段木上,被視為“雜菌”。 | 
    
    
#p#分頁標題#e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