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紅地星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10-06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1162 圖 例 中文學名 粉紅地星 拉丁學名 Geastram rufescens Pers.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 圖 1162 粉紅地星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, 3. 孢絲 分類地位 馬勃菌目、地星科、地星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體小或中等,在開裂前埋于土或地面基物下,近似球形,頂部咀部不明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PRB.1162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名 | 粉紅地星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名 | Geastram rufescens Pers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 | 圖 1162 粉紅地星 : 1. 子實體, 2. 孢子, 3. 孢絲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馬勃菌目、地星科、地星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體小或中等,在開裂前埋于土或地面基物下,近似球形,頂部咀部不明顯 。成熟后開裂外皮層開裂為6-9瓣 ,反卷 ,張開時總直徑可達5-8cm ,外層松軟常與砂粘結成片狀剝離,中層纖維質,干后外表呈蛋殼色,內側菱色。內層肉質,新鮮時很厚,常裂成塊狀脫落,干后變成棕灰色至灰褐色的薄膜。內包被無柄,膜質,肉粉灰色,直徑1.5-3cm,粗糙至絨狀,頂部不定形或撕裂成口。孢子球形,褐色,具小疣,3.5-5.5μm。孢絲管狀,厚壁,褐色,不分枝,粗3-6.5μm或更粗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性 | 夏末秋季在林間地上成群或分散生長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河北、甘肅、新疆、青海、西藏、江蘇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 濟 用 途 | 可藥用。 | 
    
    
#p#分頁標題#e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