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爾馬勃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10-06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1173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莫爾馬勃 拉丁學(xué)名 Lycoperdon molle Pers. : Fr. 中文別名 同物異名 圖 1173 莫爾馬勃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, 3. 孢絲 分類地位 馬勃菌目、馬勃菌科、馬勃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(shí)體較小,近梨形,或近陀螺形,直徑2-5(6)cm,高2.5-6(7)cm,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PRB.1173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莫爾馬勃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Lycoperdon molle Pers. : Fr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 | 圖 1173 莫爾馬勃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, 3. 孢絲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馬勃菌目、馬勃菌科、馬勃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(shí)體較小,近梨形,或近陀螺形,直徑2-5(6)cm,高2.5-6(7)cm,幼時(shí)灰褐色,后變淺土黃褐色,表面有剌疣,每個(gè)剌疣由數(shù)個(gè)小疣組成呈錐剌狀,老后部分可脫落。不育柄部比較發(fā)達(dá),但較短,長1-2cm,粗0.5-1cm,較頂部色淺,基部污白,具小疣剌,孢粉初期白色,后呈青褐色粉未。當(dāng)成熟時(shí),頂部中央破裂,孢子散出。孢子球形,具明顯的剌狀小突起,淺褐色,孢子小柄無色,長10-20μm,往往脫落。孢絲粗,厚壁,細(xì)長,褐色,粗1.5-5.5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夏秋季生于闊葉林或針葉林中地上,群生,稀單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西藏、甘肅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(jì) 用 途 | 孢粉可藥用。此種與粗皮馬勃(L. umbrinum)比較相似。 | 
    
    
#p#分頁標(biāo)題#e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