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狀禿馬勃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10-06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1187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頭狀禿馬勃 拉丁學(xué)名 Calvatia craniiformis (Scnw.) Fr. 中文別名 馬屁包、頭狀馬勃 同物異名 圖 1187 頭狀禿馬勃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, 3. 孢絲 分類地位 馬勃菌目、馬勃菌科、禿馬勃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實(shí)體小至中等大。陀螺形,高4.5-7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PRB.1187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頭狀禿馬勃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Calvatia craniiformis (Scnw.) Fr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馬屁包、頭狀馬勃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 | 圖 1187 頭狀禿馬勃 : 1. 子實(shí)體, 2. 孢子, 3. 孢絲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馬勃菌目、馬勃菌科、禿馬勃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實(shí)體小至中等大。陀螺形,高4.5-7.5(10)cm,寬3.5-6cm,不孕基部發(fā)達(dá)。包被兩層,均薄質(zhì),很薄。緊帖在一起,淡茶色至醬色,初期具微細(xì)毛,逐漸光滑,成熟后上部開裂并成片脫落。孢體黃褐色。孢子上具極細(xì)的小毛,球形,稍有短柄或短尖頭 ,淡青色,直徑2.8-4(4.3)μm。孢絲長,與孢子同色,有稀少分枝和橫膈,粗1.7-6.1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夏秋季于林中地上單生至散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河北、吉林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廣東、香港、廣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四川、云南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(jì) 用 途 | 幼時可食。成熟后可藥用。有生肌、消炎、消腫、止痛作用。從發(fā)酵液分離出廣抗菌譜的馬勃菌酸 (caluatic acid),對革蘭氏陽性、陰性菌及真菌有效。 | 
    
    
#p#分頁標(biāo)題#e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