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白毛杯菌
 
  
發(fā)布日期:2007-10-09
核心提示:編號 PRB.1293 圖 例 中文學(xué)名 長白毛杯菌 拉丁學(xué)名 Sarcascypha floccosa (Schw.) Sacc. 中文別名 白毛肉杯菌 同物異名 圖 1293 長白毛杯菌 : 1. 子囊盤, 2. 孢子, 3. 子囊及側(cè)絲 分類地位 盤菌目、盤菌科、白毛杯菌屬 形態(tài)特征 子囊盤甚小,呈高腳杯狀。子囊盤似漏
    
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編號 | PRB.1293 | 圖 例 | 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學(xué)名 | 長白毛杯菌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拉丁學(xué)名 | Sarcascypha floccosa (Schw.) Sacc.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中文別名 | 白毛肉杯菌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同物異名 |  | 圖 1293 長白毛杯菌 : 1. 子囊盤, 2. 孢子, 3. 子囊及側(cè)絲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類地位 | 盤菌目、盤菌科、白毛杯菌屬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形態(tài)特征 | 子囊盤甚小,呈高腳杯狀。子囊盤似漏斗狀或杯狀,幼時(shí)邊緣向內(nèi)卷,直徑接近1cm,子實(shí)層面粉紅色。外側(cè)面白色或粉白色,被白色粗絨毛。邊緣白色長毛。柄白色,長0.3-4cm,粗0.1-0.2cm,有白色毛,毛長0.3-1.8mm,基部較粗,向上尖細(xì),壁厚有橫隔。子囊圓柱形,300-500μm×16-25μm,孢子8個,單行排列。孢子橢圓形,光滑,無色,25-45μm×10-18μm。側(cè)絲線形,上端稍粗,3-4μm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生態(tài)習(xí)性 | 秋季在于林中枯枝及腐木上群生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分布地區(qū) | 陜西、黑龍江、廣東、云南、西藏等。 | 
        
            | 經(jīng) 濟(jì) 用 途 | 可能引起木腐。體小,無人采集食用。 | 
    
    
#p#分頁標(biāo)題#e#